中国是礼仪之邦,五千年的文化传承至今,深深铭刻在中国人的心中。家庭是社会的细胞,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,每个家,都有家训、家规、家风。俗话说的好:“无规矩不成方圆。” 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留下的家训、家风蕴含着许多人生道理,让我们从点滴家事中感受家国情怀。
好的家训、家风,不仅承载了祖祖辈辈对后代的教导与期望,也同样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的民族之风!虽然我出生在一个平凡家庭,但是我却感受到了“不平凡”的家风,我的身上深深烙上了家风的印记:不断学习、提高自己、孝敬长辈、勤俭节约、力求上进、不惧艰难等。
家风是不断学习、提高自己
从奶奶身上,我知道家风是“不断学习、提高自己”。由于奶奶家里条件不好,从小就没接受教育,与爷爷的文化水平相差比较大。于是,奶奶在成家之后不断自学各种技能,读书、写字、算数、裁剪衣服、剪窗花等,她学得快、记忆牢。后来,我们孙辈上学了,奶奶还要求我们每天把学校里面学到的知识讲给她听,写字和算数,她基本都掌握了,慢慢地,奶奶从目不识丁,到被大家称为“大学生”。
每次我贪玩不想学习的时候,奶奶都会语重心长地对我说:“现在社会这么好,生活的条件这么优越,你一定要好好学习,不断地学习,要努力考上大学,不断提高自己。”我一直不忘奶奶的教诲,努力做到珍惜时间,不断地学习,不断提高自己,心里也暗下决心,一定要做到学而不倦,让奶奶放心,不能让她失望。

(孟娜认真检查试验设备)
家风是孝敬长辈、勤俭节约
从妈妈身上,我知道家风是“孝敬长辈、勤俭节约”。在我13岁那年,是非典疫情最严重的时候,远在上海的爷爷突发脑出血去世,留下卧病在床的奶奶无人照顾。妈妈主动放下工作,一个人担负起了照顾奶奶的责任,每天都会给奶奶擦身体、换洗衣服,推着奶奶出去晒太阳,给她按摩身体。当时医生说奶奶岁数大了,站起来的机会比较渺茫。但是却出现了奇迹,经过妈妈的细心照顾,70多岁的奶奶竟然能下地走路了。家里所有人都很开心,特别感动。妈妈成了全村的感动人物,都对她挑起大拇指,夸她是好儿媳。
在生活中,妈妈也是个特别勤劳节俭的人,从来都不舍得给自己买新衣服和饰物。小时候,春节前妈妈都会为我们添新衣,把家里老老小小都打扮得年味十足,而她自己却一件衣服穿好几年。她很喜欢金首饰,但是每次都舍不得给自己买,却拿着钱给我买最好最贵的学习用具。现在生活虽然变好了,但是她依旧省吃俭用,不乱花钱,不浪费粮食,不浪费水电,这可能是刻在骨子的习惯。她的一举一动时刻影响着我,现在已成家的我,也做到了像她一样,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作风,勤俭节约、孝敬长辈,无论多忙都会抽空探望他们、关心他们。

(孟娜与母亲的合照)
家风是力求上进、不惧艰难
从爸爸身上,我知道家风是 “力求上进,保持乐观心态”。爸爸是一个不善言辞但很有上进心的人,早年他的工作还算稳定,在农村合作社(现改为农商银行)工作,每天朝九晚五,拿着固定的工资。但是他不想太安逸,主动辞职,自己租了几千亩的地干起了畜牧业。在这段期间,他主动学习医学知识,自己做起了兽医,在周围小有名气。虽然每天都很辛苦,但是他始终保持乐观心态。
后来,由于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,不得不拆除村里所有畜牧场,我们都觉得他辛苦大半辈子了也该退休享受一下生活了。但是,他跟我们说:“人活一辈子,总要折腾一下,不要白活一次,不能安于现状,我还年轻,我不能停下脚步。”于是,他又开始了自己新的事业,承包工程项目,每天风风火火地忙碌着,活出了自己想要的风采。
从爸爸身上,我明白了无论你现在处于什么年龄、什么水平,都要不断发掘自己的潜力,追求自己的价值极限。做一个不安于现状、追求上进的人,不惧挑战和困难。现在的我,作为质控把关人,持续学习专业知识,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能力,时刻保持最好的精神状态,严守质量生命线。

(天津子公司质量保证承诺宣誓仪式)
虽然我的家风没有文字镌刻墙上,但是它却深藏在我的心中,对我有着耳濡目染、潜移默化的影响。我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影响自己的身边人和下一代,让良好的家风一直延续下去,让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得到传承和发展,在广电计量这个广阔的发展平台上奋发图强、拼搏进取,严守质量生命线,为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贡献力量。